岫玉按其主色調可分為綠色、黃色、白色、黑色和灰色5類,其中以綠色為最主要的顏色,也是最佳的顏色,其次是黃色。岫玉的顏色評價包括色調、彩度、明度以及顏色分布特征4個因素
色調:表征岫玉呈綠、黃等色的特性,越純正越好,偏色時則較差。岫玉的色調大致分為正色、較正色和偏色3級。
譬如,綠色岫玉包括正綠、綠(偏黃)、綠(偏青)和綠(偏灰)等,其價格依次為正綠>黃綠>青綠>灰綠,其中以正綠色者即岫翠價格最高。
彩度(飽和度):表征岫玉顏色的濃淡程度,不一定越深越好,濃淡適宜最好。岫玉的彩度大致分為濃、較濃和淡3級。
對于綠色岫玉,以綠色濃或較濃時為佳,如濃郁的綠色岫玉價格最高;當綠色過淡或過濃以至于發黑時,如綠白、淺綠以及黑綠色岫玉的價格則直線下降。然而,對于黃色或黑色岫玉,通常是越濃越好。
明度:表征岫玉顏色的明亮程度或鮮艷程度,當然是越鮮艷越好。岫玉的明度大致分為明亮、較明亮和暗淡3級。
對于綠色岫玉,以明亮者價格最高;明度較低者,目視時顏色發灰或發暗,如暗淡的綠色岫玉的價格不高。
顏色分布特征:表征岫玉顏色分布的均勻程度,一般是越均勻越好。岫玉的均勻度大致分為很均勻、較均勻和不均勻3級。
在大量的綠色岫玉中,在均勻分布的綠色基底上,常出現點狀、片狀、條狀或塊狀分布的白色或黑色雜質(占5%~30%),致使岫玉的整體色調不均、亮度與飽和度均降低。
然而,對于特殊岫玉的顏色均勻度評價則不然。譬如,花玉中的各種紅、褐、橙和黃色調形成變化多端的花紋;甲翠中的綠色與白色相間,若構成奇特美麗的圖案,還會增加美感,因為這些不均勻元素反而會給顏色加分。
透明度
表征岫玉對可見光的透過程度,要求透明度越高越好。岫玉的透明度大致分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5級。
透明度賦予岫玉以靈性,使之更加水靈和晶瑩剔透,因而透明度越高,其價格就越高。大多數岫玉呈亞透明或半透明狀,少數呈透明和微透明狀,不透明者很少。
岫玉的透明度好壞主要取決于玉石的結構(包括礦物結晶粒度和顆粒排列方式)以及含水量(主要指層間水——結晶水)的多少。此外,岫玉中雜質的多少、裂隙的嚴重與否、顏色的深淺以及吸附水的多少都會影響其透明度。
當岫玉中礦物顆粒的粒度越細小、定向排列(以似毛氈狀結構最好)越明顯、含有的層間水(而不是吸附水)越多時,其透明度就越好,當琢磨成素面寶石時會呈現起瑩效果即“琇瑩玉”更佳。
質地
要求質地細膩、滋潤、均勻。岫玉的質地大致分為很細膩(10倍放大鏡下無顆粒感)、細膩(肉眼觀察無顆粒感)和粗糙(肉眼觀察具有明顯的顆粒感)3級。
岫玉基本上屬于隱晶質集合體,質地通常比較細膩,少數稍顯粗糙。質地細膩的岫玉,其透明度就高,拋光性就好,光澤就強,從而會增加美感;而質地粗糙的岫玉,其透明度就差,拋光性也差,光澤也弱,品質也會降低。
凈度
要求瑕疵越少越好,最好是純凈無瑕。岫玉中的瑕疵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其透明度、顏色分布的均勻度以及美觀性和/或耐久性。
岫玉中的瑕疵包括雜質礦物和綹裂。其中,雜質礦物包括:白色絮狀物——呈斑塊狀分布的粗粒蛇紋石即白“腦”,呈不定形飄散狀分布的粗粒蛇紋石即白“棉”;白色點狀物——呈米粒狀或星點狀分布的白云石或方解石即“小米粥”;黑色雜質——呈點狀、斑塊狀、條狀或不規則狀分布的石墨即“黑臟”。
岫玉的凈度可分為極純凈(很干凈,無任何雜質與綹裂,幾乎無影響)、純凈(干凈,稍有雜質但無綹裂,有輕微影響)、較純凈(有小花和輕微綹裂,有一定影響)、尚純凈(有中花和少綹裂,有較明顯影響)和不純凈(有大花和重綹裂,有明顯影響)5級。
跑色程度
表征岫玉的顏色以及透明度因失水而變差的程度。跑色現象實質上就是跑水現象,因失水(吸附水或部分層間水)而使其顏色變淺和透明度變差,可以說這是岫玉的致命弱點。
岫玉的跑色程度大致分為不跑色、輕度跑色和嚴重跑色3級。一般來說,岫玉跑色的輕重程度與其透明度密切相關。透明度很好者一般不跑色,透明度稍差者(即看起來有些渾濁者)跑色歷害,不透明者跑色不明顯。
工藝
岫玉的工藝評價包括材料運用、設計評價和加工工藝(包括磨制/雕琢工藝和拋光工藝)評價。
岫玉色澤美麗、質地優良、塊度較小者一般用于制作首飾,包括手鐲、指環、掛件、手把件和鑲嵌用的腰圓型寶石。
岫玉由于塊度巨大、硬度較低、分布廣泛,特別適于雕琢玉器,多色玉料用于俏色雕刻,藝術造型種類繁多,包括素活、人物、花鳥、動物和花卉,中、小型擺件適于家庭廳堂案設的裝飾,令人震撼的大型和特大型玉器擺件適于大公司裝飾陳列以及博物館收藏展示,從而使之在玉雕業上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
此外,岫玉還常用于制作實用器具(以酒具和茶具居多)、文玩(文房用品)以及保健工藝品(美容器、玉梳、玉枕、玉鞋和玉床等)。
塊度
對于同等品質的岫玉來說,當然是塊度越大越好。岫玉的塊度通常比較大,最大者達260噸,其塊度一般以5~50千克最佳。而塊度小且高質量的岫玉可用作首飾,以能琢磨一個戒面大小為宜;岫玉玉器,則按件和技藝論價。
此外,選購時要重點關注岫玉的透明度和是否經過優化處理。這是由于高透明度的岫玉就會減少跑色的煩惱,染色或“做舊”處理岫玉的價格大大降低。有些商家將容易跑色的岫玉在出售前置于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后再出售,其顏色和透明度會因為重新吸足了水而變好,可以提高賣相和價格,但買回家后,其顏色和透明度會因再度失水而變差。
若想選購到心儀的岫玉,必須掌握一些常識:
1、了解蛇紋石玉的定名
蛇紋石玉是最常見的玉料,世界各地均有產出,且產量大,品種豐富,其中以我國遼寧的岫玉以及新西蘭的鮑文玉和美國的威廉玉最為著名。
除岫玉外,國內比較著名的蛇紋石玉還包括甘肅祁連山地區的酒泉玉或祁連玉、廣東信宜縣的信宜玉或南方玉、廣西陸川縣和融水縣的陸川玉以及山東泰山地區的泰山玉。
此外,還有甘肅武山縣鴛鴦鎮的鴛鴦玉或武山玉、青海樂都縣和烏蘭縣的樂都玉和烏蘭玉、新疆托里縣和昆侖山地區的蛇綠玉和昆岫玉或美酒玉、四川會理縣和石棉縣的會理玉、山東莒南縣的莒南玉、北京十三陵的京黃玉和臺灣地區花蓮縣的臺灣玉。
國外比較著名的蛇紋石玉主要有新西蘭的鮑文玉、美國和意大利及英格蘭的威廉玉(又名玉蛇紋石)、墨西哥的雷科玉以及朝鮮的朝鮮玉或高麗玉。
2、謹防整容岫玉
在寶石市場上,岫玉往往通過優化處理方法來改善外觀、改善或改變顏色。按國標規定,其優化處理方法主要為浸蠟(W,普遍,穩定性很好至好)和染色(D,普遍,穩定性好至一般,有可能褪色),前者屬于優化,后者屬于處理。若染色岫玉,在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上必須標注經染色處理而成。
“做舊”處理岫玉在古玩市場上風行。通常將質地較粗糙的岫玉通過加熱熏烤、強酸腐蝕、染成“沁色”、人工致殘后多用作仿古玉,如仿紅山玉器,但有時器物過大(超過紅山玉器常規的25厘米),顏色沿裂隙分布,造型為臆造品(紅山玉器中不曾有),即可鑒別之。
3、區分與岫玉撞臉的玉石
與岫玉相似的天然玉石有翡翠(如無色翡翠、晴水翡翠和油青翡翠)、軟玉(如岫巖閃石玉和青海軟玉,)、葡萄石(如黃色、綠色葡萄石)、水鈣鋁榴石和綠玉髓。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淡綠至淡黃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油脂至蠟狀光澤,肉眼很難區別,但均可通過放大觀察結構,測試硬度、折射率、密度值和吸收光譜等進行區分。
4、提防岫玉仿制品
玻璃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岫玉仿制品,透明的、半透明的甚至不透明的都有。與岫玉的區別在于多呈綠色但顏色太均勻,比較干凈,偶有氣泡,幾乎無綹裂,還有呈均質性、低的密度和折射率,最重要的是質地太完美,呈玻璃光澤。
保養秘籍
岫玉硬度和韌性中等,具有易吸水和易脫水的特點,具有跑色現象,遇鹽酸或硫酸分解。因此,在佩戴過程中必須小心呵護,才能長久保持其美麗。
1、佩戴
一忌磕碰。未鑲嵌的岫玉首飾如手鐲、掛件和手把件的邊棱以及雕件的細節部位在佩戴、搬運和把玩過程中易受碰撞受損,特別是裂紋多的岫玉飾品。
二忌高熱。對于岫玉,特別是對于透明度較差的即容易跑色的岫玉首飾,更不能長時間與熱源接觸,否則會因失水而使其透明度或顏色變差。
三忌臟污。佩戴岫玉首飾時最忌諱汗液,這是由于雕琢拋光之后往往要上一層蠟以及岫玉對酸比較敏感,會被汗液侵蝕而使其“光亮度”與光澤遭到破壞。
2、清潔
那些佩戴在身上與肌膚貼近的岫玉飾品,要經常在中性洗滌液中用軟布清洗,夏天佩戴后更應及時清洗。
對于浸蠟和染色處理過的岫玉必須格外小心。染色岫玉在清潔過程中可能會褪色,而浸蠟岫玉絕對不允許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
3、存放
岫玉首飾或岫玉擺件清洗干凈后,抹點橄欖油或者擦點液體石蠟油以保持滋潤。岫玉飾品或玉器不用時,要用干凈的棉布包好放在陰涼濕潤處保存,還可以保存于凈水中。